
你的城市是什麼顏色:巴黎擁有一切色彩,包括度假
你的城市是什麼顏色?
回到台灣後,歷經了被工作轟炸與摧殘至今將滿兩年,台灣基層勞工的心酸和本土企業的管理泥淖,差不多是我逢人就抱怨的兩大話題,怎麼聊都不會膩。不過光是抱怨一點用都沒有,在這個人人都可以爆料的自媒體年代,我常常盤算著,該等到哪個好時辰把一切寫下。來場深度批判才有可能帶來進步,是吧是吧。
但今天不想花心思幹譙工作環境,我只想享受在度假中。下意識把巴黎的照片翻出來回憶,發現那一年的早秋,我去了巴黎的繽紛街道Rue de cremieux。那裏有度假的顏色,而我現在實在太需要。

度假的顏色,巴黎都知道
Rue de crémieux位於里昂車站附近,100多公尺的道路不算長。此路不是旅遊hot spot,但愈來愈多網紅來這拍張instagram照,絕對稱得上是lovely spot。沿街所見的平房全漆上亮眼的顏色:粉紅接著粉綠色,鵝黃色跟天藍並列,再來又是粉綠…一路上找不到巴黎的奧斯曼曖昧灰白色。
秋天的巴黎街道,沿路樹上的葉子轉黃變紅,染了這座城一身濃濃愁緒,但Rue de cremieux這條滿滿南歐風光的度假顏色,瞬間帶著人一路向南,帶你離開憂鬱的巴黎。

色彩太重要,但我幾乎快要忘記那能夠同時工作並享受生活的居住環境。別說什麼顏色聽起來是自以為文青才在乎的小事了,我只巴望著週末快來,好好放空喘口氣,哪來多餘心力顧及顏色。等到好不容易有了假期,卻又總得開車到哪裡哪裡,總得想著如何避開人群,要做什麼玩什麼。感覺更累。
其實,我最喜歡的其中一種度假方式,就是在自己居住的城市裡展開度假。
色彩決定你的氣質跟情緒
隨意搭車穿梭於城市中,或無方向的亂走,或騎著城市單車到處亂竄,興致一來就下車,把腳踏車停好,站在某一街角,開始探索城市的點點滴滴,挖掘不經意的色彩。可能是一位戴著米色紳士帽身穿紅色毛衣的男子,一本在舊書堆中的綠皮悲慘世界,一杯透明中帶檸檬青的mojito,一塊被栗子色覆蓋滿滿的蒙布朗蛋糕。巴黎的度假顏色,我只需要浸淫在其中就能擁有。這城市太豐富,我根本無須到他處找尋旅行的色彩。
法文有個動詞叫做flâner,意思是沒有目的於環境中晃蕩漫遊。我多甘願做個城市晃遊者flâneur,誰稀罕到外地旅行,我只想待在城市裡享受一切,包括度假。

顏色是一種無聲的有力語言,表達了城市本身的氣質1。倫敦的紅磚砌出一股英倫優雅,史特拉斯堡那半木造房棕與白之間的跳色模樣充滿韻律美,波圖的青花瓷藍涼快清澈讓人降溫。只是當我想著自己的家鄉,不論是竹東或是工作的城市台北,突然描述不出它們的顏色……是說,雜亂無章有可能生出混亂美感,但沒有特色的重複醜陋建物,或各種侵略性色彩充斥,成就的風格就只有特殊的在地文化,姑且歸類為專屬台灣的視覺污染2吧。

還好,至少我擁有巴黎。醜陋的事物先擱在一旁,我看著照片,繼續在腦海裡想著度假的顏色。
補充
- 近代有很多探討顏色對於整體城市建築乃至於人文美感的研究,想多瞭解的話,隨意估狗”what color is your city”,除了研究類文章,還會看到許多相關的城市改造行動,譬如Colour your city。
- 世界各大城市針對視覺污染做了不同的策略,在這篇文章所提到的是如何打擊室外廣告,這令我想到了今年的選舉。每次選舉時,城裡的路邊或高速公路旁,處處佈滿巨大而醜陋的選舉廣告,污染環境也污染心情。

